为什么讲英语的国家不用学古英文,我们却要学文言文?

喷子来说,学文言文他说是糟粕,如果不学他们就说唐宋在日本,明清在韩国,中国丢失传统。喷子们不好伺候
因为古英文无法传承,这是拼音文字的一大特点。
也就是说:古英文已经失传了。只有极少数语言学家像考古一样研究,然而成果也不多。
为什么会失传?因为拼音文字无非是字母的各种组合,这种组合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实在的依据,就是按照发音来形成。而发音改变之后组合也就改变,之前的音就丢失了,之前的字母组合,也就是单词也就丢失了。
为什么汉语不会这样呢?
因为汉语是象形文字,是一幅画,画这东西肯定是依据某个具象实在之物来给出的,只要这个东西一只存在,这个字就存在,对应的意思也就存在。
这就是汉语牛的地方,现代人可以读懂几千年前古人的思想,还能感受到他们的情绪,保存千年不灭,拼音文字绝做不到。
既然没有失传,还有很多深意,那当然值得学,拼音文字国家想学都没得学的。
英语已经发展了1400多年。古老的英语(公元550-1066年)与现代英语有很大不同,而且21世纪讲英语的人很难理解。它的语法与现代德语相似。由盎格鲁-撒克逊移民于5世纪带到英国的一组西日耳曼语(Ingvaeonic)方言,被统称为古英语。
说讲英语的不学古英语那是误解;英语分为四个阶段:古英语始于5世纪,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末,早期现代英语始于15世纪后期,现代英语始于17世纪。因此现在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方便日常交流阅读,只学始于17世纪的英语。非要学更早的英语,那英语至少要大学水平,因为不同阶段的英语没有相关文献资料那就是天书,其语法、发音、词汇,随着时间推移都不一样。
学文言文不代表学古汉语;古汉语包括古白话文和文言文;古白话文也就是古代官方语言发音,每个时期都不一样,比如定都在北京,那这个时期的官方发音以北京周边的语言发音为主。
文言文属于古代书写方式,学文言文只是方便阅读古文。无论是讲英语的还是讲汉语的都有在学各自的古文,这是一种文化传承;不学肯定要断层,就现代埃及人看不懂金字塔里的古代埃及文字,因为他们没有传承下来。
古英文是有的,莎士比亚剧作就是古英文。解放初期,学过宋庆龄翻译的国歌歌词,Arise,ye who refuse to be sIaves(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这里ye就是you的古体。但古英文与今英文是同一种文体的时代变迁,与文言白话的差异是两回事。中国文化起源远早于英国。开始没有笔,要用刀刻。没有纸,要用龟壳竹子布帛作载体。"写"点东西好麻烦哦。于是简练文字,形成"文言文”。古人讲的还是口语即白话,后世付诸文字即白话文。不学点文言文,怎能知道老祖宗说了什么?现在中学课本里的文言文已相当少了。小学课本中的古诗与白话文区别不大。"床前明月光,,,"一诗不就是大白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