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候的课间你都做过哪些游戏?

我们那时候小学课间活动男生玩儿挤香油、踢毽子、跳绳,女生玩儿跳方格,跳皮筋等,一下课大家玩儿的可开心了。
小时候的课间游戏
作为一个80后,当然记得,小时候那么多的课间游戏,那个时代我们没有手机,没有桌游,手游但是我们依然玩的很开心,下面和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小时候的课间游戏。时间比较久远了,记得多少就说多少吧。可能各地区叫法不一样,但是玩法应该都差不多。
挤棉油
记得小时候,可见玩的最多的就是挤棉油,尤其是冬天穿的比较多的时候,靠墙站一排,两边一次用力往中间挤,被挤出来的算淘汰。
踢毽子
这个不用多说,大江南北都一样,看谁踢得次数多。
跳皮筋
马莲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女孩专属的跳皮筋游戏,而作为男生的我,只会简单的跳升级,名字还忘记了。
斗鸡
跳皮筋算女生专属,斗鸡就是男生的专属游戏了,从来没看到过女生玩斗鸡的,哈哈哈,这个游戏到了中学偶尔还玩过,单腿站立,用抬起的膝盖去压对方的膝盖,谁掉下来谁输。
扇老宝
用作业本叠的老宝放在地上,互相扇,谁把对方的扇反过来,就可以拿走对方的宝,同理的还有扇画片,啤酒瓶盖等,这个游戏你们那里叫什么呢?
翻绳
最简单方便的游戏,一根绳子就可以玩,可以一人,两人,多人,玩的最多的就是两个人互翻,虽然翻来复起就那几种,但是依然乐此不疲。
弹玻璃球
男生最爱玩的游戏之一,玩法有很多种,我小时候玩这个是一点都不厉害,但是我家邻居是大院里的高手,我们也在一个学校,每每可见和他组队,都可以赢好多琉蛋(我们当地的叫法)。
踢沙包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奶奶做的小沙包,四方四正的,用碎布头拼的五颜六色的沙包,通常一个沙包可以玩一个学期,但是我的经常踢丢,所以总是缠着奶奶做新的。
跳马
男生专属游戏之一,按高度来跳,有的可以跳一人高,最惨的一次,我在跳的时候,当马的同学突然起身,那酸爽,。。。。
跳房子
这个游戏,我们这里玩的比较少,但是也玩过,突然想起来了,就加上了。
扎刀
扎刀也是经常玩的游戏,一把刀两个人,画个小方块就可以玩了,具体方法记不太清了,大概是里面扎一下,外面扎一下,还要振振有词的。
童年游戏有太多太多了,还有滚铁环,乒乓球之类的,但是我们那个年代老师看到啥都没收,我老爸给我新买的双喜乒乓球拍课间拿出来就被收走了,再也没见到过,所以更别提滚铁环了。以上都是记忆中的童年课间游戏,如有遗漏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补充。
90后来说一下小学时课间的游戏。[大笑]
2000年开始上小学,和同学们在一起真像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不像上学前玩得最多的就是过家家。
1,跳皮筋
那真是“挤时间”跳啊!一个课间10分钟,要从教室里跑出来,分好队,还得有两个同学架好皮筋,还有专门负责看着时间的,得在上课之前跑回教室不能迟到。
各种花样,各种难度,各种歌谣。
至今记得一边跳一边说的,“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姐姐是英雄,过去是个苦孩子,现在是个女英雄……”
2,警察抓小偷
先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谁是警察,谁是小偷。警察的数量和小偷的数量都是自己定的。
再决定一个对于小偷来说安全的区域,那时我们基本都用教学楼门口的两阶台阶。
小偷在安全区域不能超过10秒,超过了就没有安全区域了。出了安全区域就要躲避警察,一旦被警察追,就要跑的更快,尽快跑回安全区。
虽然就是跑啊跑啊的,但在当时玩的不亦乐乎!
3,迈5步
这个游戏没有像警察抓小偷那样激烈的运动。
首先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在线内,谁去线外。去线外的人以线为起点,跨5步出去,然后与线内的人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跨步。石头代表10步,剪刀代表2步,布代表5步。
开始时那个线外的人如果成功躲避了线内的人并回到线内就赢了,如果被开始时线内的人踩到脚,就输了。
4,跳房子
其实我们当时叫“大天”,在7和8的上边还画一个半圆,半圆里写“大天”两个字。
还有一个沙包,沙包先从1开始丢,丢1的话1就不能跳,返回时再把沙包捡回来。丢完8就丢“大天”,“大天”里的沙包只能蹲下背对着用手摸,不能看。这之后返回,返回后背对着房子扔沙包,沙包扔到哪个格子,哪个格子就变成自己的家,同伴就不能再跳这个格子。
其实想想还有好多游戏,跳山羊啦,东西南北啦,跳绳啦,踢键子啦等等。
那时候没有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但是快乐一点也不少!
抓石子,跳土坑,跳跳大绳,踢毽子,跳田字,捏泥人,烧火,捉迷藏……80后又太多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