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后还要不要学习竞赛?

根据强基计划的有关规定,强基计划招生强调招收基础学科拔尖的考生和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生。怎样才算基础学科拔尖?参加过学科竞赛并获奖,尤其获省级以上一等奖的考生肯定属于学科拔尖考生。此外,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也属于学科拔尖的考生;综合素质优秀,动手能力强,获得过发明专利,有较好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同样属于拔尖考生。从这些角度衡量,强基计划后,学习竞赛,尤其是学科竞赛,不但需要,还得进一步规范和发挥正面作用。
学习包含大量实践活动,不是分数可以量化的。
强基在于活学活用,注重实践,质疑批判,创新发展。
从教育部门对强基计划的解读来看,我认为学习竞赛对于部分学生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因为强基计划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同时高考成绩也占据了最后考核综合得分的85%及以上,这只给了15%给各个高校来决定,那么如果学习竞赛没有重量级的奖项或者这方面的天赋完全没有必要去学习竞赛了,还不如抓紧自己的薄弱学科去高考提分这样不管后面是走正常招生还是强基计划都有较大的优势。
1.强基计划对于竞赛要求不如自主招生,但是想要获奖的难度却很大。
强基计划取消了以往自主招生学校对于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考核条件的做法,而是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这就打破了以往可能出现的论文作弊等不公平现象,毕竟高考成绩可不能作假,这肯定会进一步削弱高校对于竞赛的要求。强基计划只给了各个高校15%的权利,那么竞赛在这里面能够占多少,各位考生和家长应该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想要在竞赛当中获奖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学生必须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专门钻研,之前因为自主招生可以降分录取那么这种弊端被掩盖,但是强基计划大部分以高考成绩作为依据那么这种弊端肯定会被放大,那么强基计划肯定性价比要降低。
2.哪类人适合现在的强基计划?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强基计划的性价比不高,那么我认为大部分人如果有信心补上自己的弱势学科还是继续走正常的招生即可,强基计划很可能费力不讨好,毕竟到时候只能选择冷门专业还不能转专业。
对于家里条件比较好,想要从事科研的,自己这方面也有较高的天赋,我认为强基计划还是非常好的。因为生化环材这些专业出成果相对容易,那么最后走科研这条路还是可以的,本科能够通过强基计划有非常高的平台那么以后不管出国还是读研都容易。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