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有多少种方言?

江苏的方言太多了,估计全国没有一个省像江苏这样,在一个省内南北东西互相之间听不懂的。
江苏省历史悠久,地跨淮河和长江,又常常被各种政权割据,形成了四大文化,江淮、中原、金陵、吴文化。四种文化有对各地的风俗习惯、饮食、语言等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常见的方言被分为三种,江淮官话、吴语、以及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又可以细分为淮扬片、南京片、通泰片。吴语区分为太湖片、宣州片,太湖片细分为
沪嘉和毗陵片,中原官话有分为徐州和赣榆片。
江淮官话主要分布在:扬州,泰州,南通(除启动海门通州),淮安,盐城,南京(除高淳和溧水),镇江,连云港大部。
吴语主要分布在:苏州,无锡,常州,金坛东部,高淳,溧水,靖江,启东,海门。
中原官话主要分布在:徐州,宿迁,连云港。
这些分类也只能做到市一级,最多到县区一级还不完整。江苏方言大类上就只有这三种,但你在江苏现实中感受到的绝对是三十种都不止。尤其是几大方言区交接的地方,有机会你问问南通人就知道什么叫隔几个镇就听不懂对方的话了。
现在的江苏南北基本都在普及普通话了,而且做的挺到位的,年轻人的方言也逐渐融入普通话了,有的小孩子已经不会说方言了。尤其江苏地处中国发达地区,受到各种文化冲击的程度更大。方言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地道的方言随着一些老人的过世也逐渐消亡了,确实很可惜。
江苏主流方言就3种,吴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中原官话。不过用不了多久只有一种方言:普通话。
曾经有一次坐车从响水小尖、灌南百禄一直到涟水境内,方言畅通无阻。
多的没办法统计,先别说江苏一共有多少,就拿我老家南通来说,一个市的至少就有三种方言,这还不算几种方言混杂出来的新方言,不过江苏一带,古时主要说的南京话,很多地方现在的方言还是有南京话的影子的
江苏方言种类繁多,南北方言混杂,最北端的“山东话”与南端的吴语相差甚远,省内差异较大难以互通,但整体分为三大类: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吴语,难度逐渐增加,其中以南通地区方言最为复杂。
江苏属于南方上省份,但徐州、连云港和宿迁三市以及淮安盐城部分地区位于淮河以北,属于北方地区,这部分地区以北方方言和南北过渡方言为主。
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方言分布
中原官话区:徐州全市、连云港东海西北大部、宿迁市区(宿城区、宿豫区)、泗洪西北部。连云港的赣榆则带有山东胶辽官话味儿,同样属于北方方言。
南北过渡方言:泗阳、东海东南部、沭阳、泗洪东南部、连云港市区以及灌云灌南。属于江淮官话海泗片,带有南北方言过渡特征,与其他江淮官话片区区别明显。
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南通、南京、镇江方言分布
淮扬片区:淮安、扬州、盐城三市方言相近,并且饮食以淮扬菜为主。
泰如片区:南通如皋、海安、如东、泰州、盐城东台大丰,属于江淮官话泰如片。
宁镇片区:南京、镇江、扬州仪征,属于江淮官话淮西片,与安徽东部地区方言较像,难度相对较小。
苏州、无锡、常州方言分布
吴语片区:苏州、无锡、常州、泰州靖江、南通启东、海门、镇江丹阳、南京高淳溧水。
整体而言,江苏位于中国南北交汇区,并且战乱迁徙较多且有湖泊河流分布,方言上呈现南北混杂,省内差异较大难以互通的格局,因此江苏号称“十三太保”,不仅是实力强的象征,也是含有内部文化差异较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