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个小时”理论运用在英语学习上有效吗,你怎么看?

一万个小时理论,是指: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这个理论要是运用在英语学习上,还不把人累die啊?特别是对普通人来说,学英语又不是为了什么专家,顶多是追求流利/准确表达。
所以,我建议,有很多东西,还是尽快搞定,尽快入门,先别考虑把战线拉这么长,因为这个过程要是拖的太久,效果反而不好。
短期要以具体可测量的冲刺目标为主,达到之后再升级。
我见过很多学习英语的人,看起来是很会坚持,比如,已经坚持背了78天单词。然后,我问:那你这个背单词要背到什么时候,你才开始学其他的呢?
要知道,听力与阅读还有口语,并不是要等到把所有单词都背完才能开始啊,要是真这样做,那就输了。
短期️具体️冲刺目标长什么样?
比如,1个月内,把雅思词汇背完至少1遍。2个月把发音教程学完,并能发准80%的音,为了好做对比效果,开始之前录一段英文,2个月之后,再读一遍这段英文,自己听,或让别人帮忙评估。
达到目标,给自己奖励,先开心开心,再重新定计划,执行,再验收。
1万个小时理论最容易让人陷入“感觉自己很努力”的假象,没有短期目标回顾与验收这个过程,一是大部分人根本坚持不下来,二是这样效果并不好,还容易受打击。
所以,听我一句劝,先别管这个10000个小时理论说什么,每次把目标定在垫脚就可以达到的地方,一次上一个小阶梯,既不累人,又有干劲。
大家觉得呢?
欢迎留言讨论哦。我是Mindy,每天分享学习资讯,雅思8分,需要1⃣️对1⃣️辅导,欢迎私信。
在《天才假象》这本书里也说到一万小时理论。这本书的观点,我总结主要有3条:1.一万小时的练习;2.主观积极;3.用正确的方法,或找到好的老师指导。
所以学好英语或做好什么,一万小时练习是基础,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要主观积极的学,而不是被动的。很多初级的操作和工作,很多人远超一万小时,但是一辈子还是在那个位置,没有任何进步。这是因为他们习以为常,没有主观积极进行改进,提高。
需要好的方法,找到好的老师指点。我们自己积极用心主动了,但是没有好的方法,时间用了很多,但是进步缓慢或走了弯路,没有进步。所以我们需要去学习别人好的方法,如果有好的老师指导,更是一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