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马上就上初中了,学习不自觉怎么办?

这类孩子大多小学阶段专注力不足、学习成绩欠佳,自我形象及自尊低落,“习得性无助”,从而“破罐子破摔”,导致学习和社交上的困难。
马上中学阶段了,孩子开始要求独立自主,有个人的意见和想法。家长需有爱心和耐性,能明白孩子的需要、期望、想法和信念,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先与孩子友好沟通,建立正面互动的亲子关系,这个平和的平等对话基础不能少,与孩子作客观讨论,厘清他们所关注的事项。一个互信及正面的关系,既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又能鼓励他表达个人想法及主动投入学习计划,否则逆反起来更于事无补。
有研究指出,运用外在提示/工具协助这类学生完成日常学习工作、将要完成的学习目标细分步骤,以及直接向他们教导相关的执行技巧,能协助他们克服在学习上的困难,透过外在提示、细分步骤及直接教导相关的技巧,有系统地为学生进行指导,包括规划日程、订定功课时间表、教授学习方法等,改善他们的学业表现,以帮助他们应付在学习和社交上的困难,促进学生作自我反思,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及责任感。
所以,家长应该主动静心下来,与孩子坦诚沟通,分析结症,与孩子协商目标及解决方法,共同订立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及执行实施计划,并与老师们配合,适时地给予学生直接教导、鼓励和回馈,加强他们情绪控制行为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觉。
孩子的这种情况,做父母的必然是焦急万分。可是哪怕再着急,也毕竟替代不了孩子,所以大人能做的还是帮助孩子,尽可能多的改掉自己的坏习惯,调整好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新阶段的学习。
孩子马上要上初中,而一个孩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阶段是小学,既然这个阶段已经过去,初中时期家长就要多费心一些。但是要明白,初中的陪伴和小学的陪伴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初中的孩子进入青春期,不再像小学那样听话,他们内心非常渴望独立和别人的尊重,而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免不了和家长起冲突,如果这时候家长一味地责怪和要求孩子,那么必然导致孩子的叛逆。所以,要想一个初中的孩子改掉一些坏习惯,除非他自己醒悟,不然单靠家长的强行干预,往往适得其反,而在小学时期,大多数孩子对父母是绝对的信任,那时候也是比较好培养孩子的各种好习惯的。那么现阶段该怎么做呢?
第一,父母好好的跟孩子谈一谈,初中即将到来,而且不可避免,三年的美好时光,与其被动地去接受,不如乐观地去面对。如果小学已成遗憾,初中三年地博弈,很多人会改写成另外一个结局。一定让孩子有信心,不是小学学的不好,初中就一定不好,特别是男孩子,男孩一般心智成熟地比女孩晚,不太喜欢背诵记忆类的科目(如语文、英语)等,更擅长逻辑推理类的科目(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很多他们感兴趣的科目是在初中才开设的,那时如果家长引导的好,新的科目能学好,就给了他们信心和坚持的动力,他有信心了,有兴趣了,他就会自己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这一点家长一定要了解到。
第二,带孩子出去多运动,趁着小学毕业暑假没有什么作业,带孩子多出去打打球,骑骑车。男孩一般都热爱运动,在运动中,孩子为了把球打好,把车骑好,会在打球、骑车的过程中非常专注的去做一些技巧性的训练。关键是当他学会一种运动之后,所获得的那种身体上的快乐感和已经自己成功之后内心的自豪感是非常强烈的。这些运动既对孩子的身体素质有锻炼,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的专注能力,再加上家长实时地鼓励和引导,告诉孩子,学习知识就和学打球、骑车一样,只要自己够专注,够努力,也是可以做的非常好的。
第三,小升初学习,为进入初中提前做好准备,打下基础。这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这个暑假里,做好孩子小升初学习的规划。初中的课程与小学相比,一个是科目增多,二个是难度加大,如果孩子毫无准备地进入初中,一旦刚开始就跟不上,加上自己学习习惯不好,那么很容易打退堂鼓,没信心,到了初二初三,就更跟不上了。所以,要趁暑假的时候提前学一些,让孩子进入初中后,能马上跟得上,甚至能学的比较好,那么他的这种成功感会促使他继续把后面的也学好。当然,家长也需要细心地观察孩子地状态,一旦状态走偏了,要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帮助、鼓励和引导孩子,让他走上学习的正轨。
总之,孩子刚刚小学毕业,无论之前如何,未来都可期。作为家长,好好的陪伴和引导孩子,待到三年后,又是另一番结局!
说人话,说实话,说靠谱的话,说有用的话。我是岩韵老师。
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在小学阶段就没有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所以有这样的焦虑也就可以理解了。
既然出了问题,当然还是要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学习不自觉,本质上还是教育方法的问题。
实事求是的讲,现在的学习本身是比较辛苦和枯燥的。从学校的环境来说,如果学风不是那么好,教师的教学水平又不是那么理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对学习缺少兴趣,怎么可能会自觉学习?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职校。
再者就是家庭环境是否对孩子学习有影响?现在的家庭多数都是双职工,上班很忙,回到家里还有不少家务。所以能不能在家庭里头营造出一种学习的氛围?身教重于言传,如果缺少这一个环节,这也会影响到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培养和形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的方法。孩子学习缺少自觉性,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实际上问题是出在家长身上。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心智发育必定是不成熟的,不可能对事物有着比较深刻的本质认识,在学习问题上是否能和孩子沟通起来,空洞的说教显然是无济于事的,这就要求下家长也要增加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储备和学习,琢磨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孩子马上进入初中,事实上也面临着心理逆反的加强,家长的重视不是讲在嘴上急在心里,别无他法,只有多了解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