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中国的英语教学效率低下吗?如果是怎么改进?

首先必须承认,效率的确很低下。至于如何改进,我有办法。尽管可能没人采纳,但我还是想说说。那就是改变考试方式。
现在的英语考试都是试卷考核。没有口语考试,就算四级有口语考试,那也得是达到一定分数才可以。
在初级阶段,尤其是小学和初中。我们的考试内容都太难。本来这个阶段只是个感性认识积累的时期。对语言尚未形成理性的理解。但我们的试题里充满了理性知识。
尽管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学习英语,但他们学外语的时间和外国孩子相比还是少的可怜,到了初三,咱们的词汇量还不到两千,可能勉强和国外一二年级的孩子差不多,或者还赶不上。这时对他们进行那么多语法知识的考核,就等于我们在幼儿园的时候做初中的语文题,请问谁能做到。一定做不到。但是有这样的考试存在,做不到也得做,那就只能不考虑语言能力,把精力全部放在那些语法知识上。这是本末倒置的。结果,从小学到大学,就算过了六级,词汇量也只有五千多,但实际上没有那么多,除非你六级得满分过接近满分。五千词还不如国外的小学生。至于口语能力,那就差的更远了,就算六级得满分,也没有人家五岁小孩的口语好。
但如果改变考核方式。初级阶段以考口语为主,不考语法知识,试卷考核只考英译汉,听力以听写为主,不要现在的四选一,只听关键词。这样,学生就会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口语能力的训练上。到了高中和大学再进行语法知识的考核,那就顺理成章了。
在中国,考试就是导向,你考什么,大家就一定去练什么。如果那样的话,到大学的词汇量能达到一万以上。那就和英美国家高中生的词汇量差不多了,而且由于有基础阶段的口语训练,口语能力也会大幅度提高,尽管和英语为母语的人还有差距,但和他们正常交流一定没有问题。
我不知道印度怎么考英语,但印度人很多事会说英语。我们自信比印度人聪明,但我们却说不好英语,这正常吗?
顺便补充一句,现在有些人总愿意把学外语看作是崇洋媚外,认为学外语就是不爱国。请不要把学外语和爱国联系在一起。那是两码事。学不好英语要从自身努力程度和学习方法上找原因。如果说学外语就是不爱国,那么很多大科学家和高级领导人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他们利用从国外学习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知识,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让中国又重新成为世界强国。难道他们不爱国吗?
我觉得,对待这个问题应该是一分为二的来看。
一。应付考试,英语教学效率是挺高的。一贯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在考试中还是能发挥很好的作用,高中的时候我就是采用这样的战术,考试成绩确实非常好。
二。如果说英语实际应用来说,比方说口语,可以说,效率极差。还好,我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时候比较重视口语方面,基础比较好,另外经常练习,所以呢在口语一方面一直表现比较突出。能和外国人进行普通对话没问题,和外国人也打过一些交道。在大学任教的时候和外教进行过沟通,发现老外和我一样,也是觉得中国的学生口语方面不太好。我思来想去,是因为中国学生英语启蒙小学英语基础不好。尤其是不重视口语方面。英语学了十几年,甚至是研究生博士张嘴说不出来英语,这是好多年前的笑话了吧。现在随着国际化接轨,应该没了吧。
我觉得改进的方法主要之一: 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必然的和最重要的!
1。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质的变革!教育体制本质来改变,学校,学生,教师的压力不减少。学生英语学习还是照本宣科,不能发生质的改变。所以说,教育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为什么就不能侧重于实际英语应用!
2。加强小学阶段英语启蒙教师的师资力量。只有在最初阶段,打好基础,英语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尤其在实用性方面。
3。体制的改变,有了好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很好的启蒙。启蒙,是最好的老师!
简单做到这三点中国英语教学效率就会变得非常的高。
发个视频吧,是我平时教育我儿子英语的一个方法,就是 only English ,最大限度地说英语,而不是中文。适当的中文解释,如果小孩子有需要的话。当然还有其他的英语学习方法,比如通过英语游戏,来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大家参考下。
我认为当前中国的英语教学中的确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强调了导入阶段的趣味性、探索性;介绍阶段的情景设计。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导入阶段只注重趣味性而忽略了科学性,在介绍阶段只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而忽略了时间和实效。创设的情境占用大量时间,而没有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思考,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兴趣的作用。有些情景内容与主题毫不相干,其结果是既浪费时间又造成学生理解新语言的困难,最终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就提高一堂英语课的教学效率而言,也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尤需注意:
(1)教师充分备课并布置学生预习。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目的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英语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巧用教学技巧。在我国,英语教学处在探索阶段,不同的地区对模式的探索也有不同的进展。一般认为,根据信息加工的过程理论,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在语言中通过视听觉感知和神经细胞活动接受输入信息,然后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编码、译码的思维活动的加工处理从而理解接受信息和综合运用所学的信息,最后对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检查、反馈以调节学习过程。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的主体,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为此,一要教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让他们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二要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三是教授学习法,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若能运用有趣的实物、简笔画或幽默的语调、动作、表情,必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从而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4)把握好教学节奏,处理好量、质、度三者的关系。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密度,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节奏。慢条斯理的讲解不可取,但节奏过快也不行,那种连珠炮式的讲解,使学生无暇思考,也来不及消化,因此,确定教学密度应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鉴于英语课的特点,教师在精讲必要的语言知识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所花时间应不少于三分之二课时,参加练习的学生最好达到100%,最少不得低于80%。这种面广、量大、质高的练习无疑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及时捕捉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因材施教。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但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又各有差异,因此,要通过研究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采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总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为学生学习语言创设有效情境、为他们的语言输出搭建有效的支架后,还应巧妙牵引,认真倾听,耐心等待,将更多的空间与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课堂上迸发出激情和活力。
我想说一个缺点,过度重视语法,轻视词汇量,进入大学之前,学了十几年英语,就3000词汇量,无法满足阅读外文和交流,而这十年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加强词汇量是完全可行的,要转变一下观念,阅读的基础是词汇量,而不是语法,词汇量的缺失,也使得很多人对英语阅读失去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