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是何关系?在道家学说里分别担负怎样的思想地位?

673
2022-05-11
玄学,经络,心学,朴素哲学。沟通自然理性,三位一体,天人合一科学。 心通万物自然,自然至理,顺应天道人道,即自然之道,贯其中,顺其理,玄其奥。 天性,地性,人性,即心性皆道。 天脉,地脉,人脉,皆人心脉。 天道,地道,皆人道德心。 黄帝内经是医书,与黄帝无关系。是后人...
玄学,经络,心学,朴素哲学。沟通自然理性,三位一体,天人合一科学。
心通万物自然,自然至理,顺应天道人道,即自然之道,贯其中,顺其理,玄其奥。
天性,地性,人性,即心性皆道。
天脉,地脉,人脉,皆人心脉。
天道,地道,皆人道德心。
黄帝内经是医书,与黄帝无关系。是后人假借皇帝与岐伯的对话来叙述医理和治病方法的书。与道教无关。易经也非道家所创,它不仅是一部卜筮的书,同时也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道家、儒家都对它作过系统研究。道德经是道家鼻祖老子所著,是道家思想核心。
《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表面上看,都讲阴阳。可各有不同的用处。
《易经》讲阴阳八卦,是说的人们做事的成果表现出的规律,是教人如何做事情的。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天性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以看出,讲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著作,是中医的理论体系。用阴阳五行来表现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然后再用阴阳五行的方法来治病养生。
而《道德经》,虽也说阴阳,只是拿这阴阳的意思打比方,来形象的描述生命发展规律的正常的变化。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不是《道德经》里的话,而是道家以后总结的。《道德经》说柔弱胜刚强,只是描述生命的活力体现在日复一日的一点点的看似柔弱的成长,而不是一日变得强而硬的枯树枝。
总之,《易经》讲述的是如何做事,《黄帝内经》教导人如何防病治病,《道德经》告诉我们要遵循生命的本来面目。
代表着;东方智惠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