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中医喜欢用《黄帝内经》的理论,对此你怎么看?

中医如果不用黄帝内经的理论,他还叫现代中医吗?对于黄帝内经的盲从,就是中医由一门实证技术 日益宗教化的表现之一。
辩证法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变化的,有无数证据告诉我们人在变,致病的细菌病毒也在变化,但是中医呢。伤寒杂病论时期的人跟黄帝内经时期的人肯定不一样,本草纲目时期的人也肯定有差别,古代医道先闲尚且知道发展与变化的道理,现代中医反倒是以古为尊。《本草纲目》明代的,可以用。《青囊书》汉代的,哟不错。《黄帝内经》上古时期的,牛b大了。
这正常吗?任何东西的发展趋势,都是由简单到复杂。任何理论,都是能解释当前视界的东西,然后随着视界的扩展发现与理论相悖的地方,原理论要么被推翻,要么被限定在一定范围。比如牛顿力学,都能把宇宙飞船送上天空了,但是后来被相对论限定在低速情况下才适用。
皇帝内经,一本千年前的医学书,把其作为中医的圭臬,不许怀疑,任何与实际观测有悖的理论都有中医教的教众去洗,去强行解释,中医粉觉得这样合适吗。
一本书,在历经数千年后还有出版价值,历代出版商都是傻B吗?还是这书太能骗人,从古骗至今还有大量人去相信与使用?书的好坏需要历史去沉积,它的使用价值又何需后人评定与质疑?(如提问人能写出一部热卖二百年的书的话本人说话收回并自打嘴巴数百下)
《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被考证为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它们在无数中医人手中一代代护佑着这一个从未断绝承传的伟大民族,单此点此书已不足以以伟大来形容它的存在!
中西医之争有两百多年了,在个人观点而言,本人信奉中医但绝不排斥西医(此一观点在之前的评论中曾细述在此不再重覆)本来就各有所长的两门救人医学却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对立起来,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在我看来不管传统中医还是日新月异的西医,能解脱病患痛苦的医学都是好医学!
不是有些中医喜欢用《黄帝内经》的理论指导临床工作的呦!是所有的,是全部的中医都喜欢用《黄帝内经》来指导临床的工作的!很多人当然也包括我在内,开始时也对此非常的不解,认为它已经太过时了,老的都没有牙齿了,后人凡是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内容也已经啃光了,现在的《黄帝内经》仅剩下尸体一具,没有一点可取的价值了,唉!果真如此吗?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大错特错,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就想问大家一个事实,不要说是两千年前,或者说是现在,就算是几千年后,乃至几万万年之后,《黄帝内经》里有描述的一个《气》字还在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吧?《黄帝内经》里认为人是由它而生,也是由它而死!这么给大家说吧,整部《黄帝内经》是建立在“气”这个概念而不断地展开的,“气”是我自身的,也是我们和外界的,天地的联系,“气”相通则生,“气”相克则死!《黄帝内经》里说:“出入废则神机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噢!现在的《黄帝内经》在我眼里就是一部《化气气化学说》!不要说两千年了,一万年以后还是它的天下,就是“气”就是“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要想废掉中医?说难也不难,只要把这个“炁”或者它的五运六气之变化不要进入教材就可以了!其实,这件事情,早在余云岫的年代里就已经开始了,不过现在又把这个“气一元论”提出来了,看来时代的发展还是需要中医的吧!大家不妨再看《黄帝内经》的时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加上一个“气”字就好理解的多了!比如您说,什么阴,阳啊?嗯,那就是阴气,阳气嘛。水气就是阴气,火气就是阳气嘛!不难,不难,希望大家都懂都来学习,让身体康健,因为《黄帝内经》是一门研究不生病的科学!
一开口就是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论,汤头歌曲,叶天士,孙思逸等的巨典名著。道的有眉有目,以位以势压俗,如若是这样的名医,其实牠是个地地道道的庸医而己,名医非良医也!良医者是知症用药集方,药症合壁,药到病除,以理论应用在结合临床的基础上,这样的中医才是救人以水火之中的良医。学中医者能做到深研,在临床上即可轻车熟路地把持好传统的中医学的经典理论,中医是以实践论为依据,而不是以所谓的理论文凭论良医庸医也。中医的衰败不兴就是被这些以凭占位的官僚医疗制度所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