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黄帝内经越看越可怕,越看越糊涂?

《黄帝内经》主要是一本理论著作,很少涉及到具体操作,因此"越看越糊涂"
这本书托名“黄帝”,其实与黄帝没有任何关系;它也并非一时一人之作;该书的成书年代大致在战国后期,迄于汉代,续有补订。
《内经》一共有18卷,162篇。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故汉、晋时即称为《九卷》,因其内容主要论及针灸、经络,故又名《针经》,唐代王冰时称《灵枢》;
到了宋代,史崧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此后《素问》、《灵枢》成为《内经》的两大组成部分而流传于世;
既然是理论书,那么问题,《内经》又涉及到了哪些中国古代理论呢?换句话说,要越看越明白必须掌握哪些理论呢?
首先当然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人对生命的形成、疾病的起因、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的关系的基础理论;
《内经》有这么一段话,说: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又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内经》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到人,《内经》认为人体结构和人体的生理运动也是自然界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的,因而病理要从自然界中寻找;
换句话说,它认为疾病是自然界外在的某些物质因素侵害而产生的;如果违反四时的养生原则,则邪气伤人。比如说《内经》是不赞成"冬泳"的;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
《内经》利用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人体各部器官的有机联系,强调五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
简单说,学习《内经》之前至少要通读一遍《道德经》并且了解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如果有余力,还要学习《周易》。没有这些"打底子",《内经》的理解确实不容易。
《黄帝内经》她不是一本普通的医药书,里面藏着很大学问,她囊括了天文、地理、阴阳五行、易经八卦,世间的万事万物无所不在其中。
翻开黄帝内经,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有时简称《天真论》,是从中国的玄学、哲学讲起。《黄帝内经》里面包括了: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这本书不是单纯讲究治病的方法,甚至还将宇宙运行和人类身体的运行巧妙联系在一起,这也是《黄帝内经》越看越可怕的原因。
在中国先人的世界里喜欢讲一个词语——阴阳。《黄帝内经》这本书中也是提到过阴阳二字。阴阳算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哲学理念,也就是相互统一与相互对立,同时还可以互相转化外环线,世间万物都逃不脱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甚至成功组成了宇宙万物。
据说《生气通天论》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一篇散文,不知其作者,其中内容被人加进了《黄帝内经》中,主要讲述养生方面的理论。
《黄帝内经》和很多学说都有着一定的渊源,例如《道家学说》。《黄帝内经》从其中吸取了很多哲学精华,然后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由于这些哲学精华理论在当时的社会已有广泛共识,《黄帝内经》越看越可怕,内经的中心是通于政治、经济、教育、军事任何一门学科的大原则。
《黄帝内经》本人草草读过一遍,印象是其阴阳的阐述远远超过《道德经》!应该是关于对人与自然关系解读的专业书籍。对五运六气、经络、脏腑论述,不像是人可以做到的,应该是超自然高级文明智慧的作品!是揭开人体与自然关系神秘面纱最高水平的著作。由于是古文,一般人看不懂!害怕的感觉是没有的,但感到强烈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对这本书不感兴趣,从而丧失了深刻认识天地人的机缘。人生一世,并非草木一秋,应该珍惜生命降临的大运,通过这本书把人本质了解一番,从而可能找到把握自身生命轮回与运程。这本书很了不起,是科学的上一层次的东西。
皇帝内经是中医集大成者,伤寒论本草纲目适合所有人,效率不及黄帝内经。而黄帝内经最适合自己医治自己。属于顶级医术。非常人能看懂,非常人能学会。如果精通伤寒论本草纲目之类的普通医术,再学会黄帝内经,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治国治世之才。而明白中医原理和皇帝内经原理的,也有资格治国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