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老师自己写自己免费发表好多教育教学论文是不务正业吗?

应考虑是爱写文章的兴趣爱好,展示才艺的一种方式,只要学术成果真实,言之有物,无商业性质用途,应是一个有才的老师,总比那些瞎子牵起瞎子走的先生好。
我们先看以论文有关的老师、主管单位、宣传媒体怎么来?是不是主要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来自有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和理论心得的升华?
再看论文有什么作用?
从事这些工作的“老师”和能形成先进教育教学观点的理论,主要来自从教育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精英老师,来自教育教学实践。这些,都离不开教育教学理论和论文。能发表的论文都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先进教育理念的结晶,对教育起到很大的落实、推动作用和改革创新引领。
也就是说:教育一线的教育教学成绩,一是来自实践;二是来自先进实用的理论。理论的交流和推广,就需要产生论文,去指导实践。
清楚了这两点,就知道了:不论中学老师,还是小学老师,乃至大学老师,写出教育心得体会应该有普遍意义。能写出实用且有指导他人意义的论文,上面和学校都应是提倡的,何况老师自己写自己免费发表?只要没有影响平时的教育任务和工作,哪有不务正业之说?而且不仅要提倡,应该还要适当精神奖励物质奖励才好。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杠杆,作为一名一线老师,教育教学工作是本,写论文是升华,是好事。但一是不能影响日常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二是不要出于过多的个人目的,为写论文而写论文,甚至沽名钓誉,投入过份精力影响工作影响身体,那样泛泛而写论文,既违背了主从规律而让发表论文失去应有意义,也让论文的实用效果会大打折扣是不是?
可别给人留下“不务正业”的口实!
本人是中学老师,而且发表了近二十篇论文,都在省市的报刊杂志上,当然不可能是卖的或者是抄的,不然是见不得报刊的。有的还领了点稿酬,大都是利寒暑假写成的。才听说是写教育教学论文是不务正业一说。老实说,中小学教师能去真正实实写教学论文的不多,估且不说水平怎么样,最主要的是大多数人没有这个态度,也没有这个自信。很可能写出来的东西也很难发表出来。
其实,本人发表了那些论文,是得益于我写新闻报道的铺垫工作。一个时期,县局猛抓各学区的新闻报道工作,县专门办有《**教育通讯》,市里也《**教育》,省里也有《湖南教育》,还市省党报党刊,县局将此事纳考各乡镇的评比考核。于是,中心校、学校就推出见报稿件一篇奖多少钱的方案,并且,拿报纸复印即对现领奖,学校和中心校重复领奖!仿佛大有看死你就是拿不到这个钱的势头。而且开会,反复催稿。本人长期担任初三毕业班语文教师,开会是催稿对象,被点名交稿。学校提供纸张、邮资(那时是手写投稿)等。本人一开始就写了一篇稿,选投市日报,不久就发表了。也领了奖励。后来,下班后,我就在家里写,也经常投稿。但天天在学校上课,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不多。那时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稿件还必须由学校或被报道单位签章,市报才选登稿件。一年下来,最多发表二十多篇稿件。稿费和奖励我都作了记录,也就千把块钱。
后来听说评职称要论文,我想何不写点论文呢?于是我就打电话先是问市报主编(以前从没有联系,用稿多了,也有了联系),他告诉我,日报晚报广播电视报都用稿!论文一时写不出来,我就利用假期先读论文,再查资料又翻阅自己听的本地比舞优质课自己所作的听课笔记。我将自己的想法构思成多篇论文,写好后并没有都投出去,而是锁在抽屉里!只将个别篇目自认为自己最也不会修改了,才投出去。后来,我又慢慢修改存放的论文,有的论文还要写内容摘要、关键词以及参考文献之类,我又将这些东西补齐(有的不要这个东东),进一步修改。说实在的,我写的论文最后全都发表了,而且几乎没有发现编者有改动的地方!我写的新闻报道就不同了,因为新闻有时效时,有时会议刚结束,文稿就已投出!所以都是快餐,没有多少思考!有的文稿编辑没怎么改,有的改头换面了!当然,编辑一般都有经验,手熟了,改稿当然一般是比较厉害的!后来发表的文章,也夹杂着发表过散文。不过,奖励新闻稿的风一过,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的我什么稿件都不写了!
这是不务正业吗?怕累不死你!
感谢题主邀请。
老师写自己免费发表好多教育论文是不务正业?
我个人观点是应该干一行专一行。既然我们是教师首先要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在完成教育教学的前体下,去总结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材料。也就是论文,论坛。这是提倡的。
假如教师平时对学生作业不认真批改,不备课,上课应付,所教学科成绩一直下滑,那么学校肯定是不提倡,不但不提倡还要找你谈话。
教师不是教育专家,专写稿子,专注研究理论。教师就是上好课,管理好自己的学生,听从学校的安排,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把教学成绩提高上去。
有了好的教学成绩,可利用休息时间写篇论文,立项课题研究。这应该是学校提倡的。
不知老师你自己的想法是什么?